疲勞駕駛是卡車司機永遠避不開的問題,貨運物流行業需要時效性,運輸效率也決定了金錢收益,所以拼命開車趕路就成了卡車司機的常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下列行為:連續駕駛機動車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于20分鐘。
但是對卡車司機來說連續駕駛10個小時以上也是很平常的事,這么做和安全意識淡泊有關,但更多的是迫于生計和運輸時間限制。為了減少疲勞駕駛對行車安全的危害我覺的應該從兩方面入手。
一、樹立安全意識,提高運輸從業者收入:
疲勞駕駛對于卡車司機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開車開到閉眼相信許多老司機都經歷過,雖然當時嚇的一驚,但是過后也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不疲勞駕駛,勞逸結合對于卡車司機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奢望。
過于大的生活壓力使許多卡車司機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樹立安全意識一是要加強安全駕駛的宣傳和教育,二是要減輕卡車司機的負擔,提高運輸行業從業者的收入。兩者結合才能從根本上大幅減少卡車司機疲勞駕駛的現狀,我覺得現階段卡車司機收入與付出的不平衡才是疲勞駕駛問題的根源所在。
二、疲勞駕駛預警系統的引入:
奔馳、雷克薩斯等廠家在疲勞駕駛提醒功能上,早就已經大量應用到家用車領域,它的原理就是通過傳感器和攝像頭對駕駛者眼睛的狀態、駕駛姿勢、油門剎車踏板的控制、行車軌跡、手部動作等進行檢測和分析,當檢測到駕駛者有疲勞駕駛傾向時,發出震動,蜂鳴,儀表顯示提醒圖標等,幫助駕駛員恢復正常的精神狀態,提醒駕駛員休息。
對于卡車司機來說這項功能無疑是很有幫助的。在駕駛員困倦,走神的時候,疲勞駕駛預警功能雖然不能直接接管車輛的操控,但提醒駕駛員注意自己的精神狀態對于很多單車長途駕駛的司機師傅也是巨大的幫助。
目前國內卡車企業還沒有推出附帶疲勞駕駛提醒功能的卡車,這既受制于成本,也受制于技術,但是這項功能的實用性是毋庸置疑的,希望國產卡車早日都安裝上監測準確率高的疲勞駕駛預警系統。
疲勞駕駛預警系統需要軟硬件相互配合才能提高預測準確性,這需要大量的實驗和設計,卡車企業其實不需要單獨開發,國內有許多乘用車廠商擁有這項技術,企業之間可以尋求合作,車企還可以與互聯網企業聯手,共同改進提升疲勞駕駛預警系統的實用性,畢竟互聯網企業在軟件邏輯層面的功力是傳統車企不可比擬的,這樣提升了研發效率,早日裝車應用也提升了卡車的產品力。